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动态

查看更多

实现可见光的散射奇异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和程鑫彬教授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提出了一种通用策略,通过利用层间损耗来精确控制损耗结构和光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可见光波段实现了高效率奇异点。相关研究成果以“Scattering exceptional point in the visible”为题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非厄米系统在奇异点处具有许多诱人的光学特性,在光学传感、集成光学等领域具...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2023届研究生迎新大会

2023年9月17日,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IPOE)迎新大会在瑞安楼二楼报告厅热烈召开。程鑫彬老师、张锦龙老师、王占山老师和张众老师先后从研究所情况、科研学习要求、研究所文化和奋斗精神,介绍了情况并分享了心得。与此同时,四位高年级硕博研究生代表以及四位往届优秀校友代表在会议中也分享了宝贵经验。

王占山和程鑫彬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D》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基于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制备高品质氢化非晶硅薄膜,有效降低了非晶硅薄膜的光学吸收和机械损耗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程鑫彬教授和张锦龙教授团队在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的权威期刊《物理评论D》(Physical Review D)近日发表题为“High-performance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 deposited by ion-beam sputtering for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采用离子束溅射(IBS)沉积技术,结合氢化作用和退火处理,制备了高品质氢化非晶硅薄膜,有效降低非晶硅薄膜的光学吸收和机械损耗...

同济大学首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班首次班会圆满开展

窗外细雨绵绵,班内热闹非凡。9月3日下午,同济大学新生院首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班首次班会在南楼320教室举行。

开学典礼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顺利举行

2023年9月4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衷和楼201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张众教授、院长程鑫彬教授、党委副书记殷娣娣老师、导师代表时钟教授、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永刚老师、博士新生班主任齐润泽老师、硕士新生班主任郭志伟老师、团委书记李薇老师出席典礼,学院副院长张建卫教授主持典礼。

CIOE光学真空镀膜大会

2023年9月7日,CIOE光学真空镀膜大会将邀光学薄膜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与专家学者,探讨光学镀膜材料、先进光学镀膜技术与应用方向、光学元器件的设计与制备、膜厚测试监控等话题,促进光学真空镀膜设备、薄膜工艺等领域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加速打造高端光学镀膜机。

喜报|物理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子斩获多项大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近日,我校代表团在激烈的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赛区)中脱颖而出,夺得多项大奖。这场背后充满着智慧引导和汗水灌溉的较量,见证了老师的辛勤指导与学生的努力付出。作为领队,王风丽老师、马艳老师、张锦龙老师和李文斌老师满怀热情投入到这场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的指导工作中。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造诣深厚,而且做到了时刻以学生为中...

实现琼斯矩阵六通道解耦调控创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发表封面文章

相位、振幅、偏振是单色光场的三个基本自由度。光学器件对单色光场的调控作用可以用一个2×2的琼斯矩阵来表示,琼斯矩阵的每个分量均代表特定偏振态组合的传输系数,由振幅通道和相位通道组成。琼斯矩阵的可控通道数目的多少,不仅标志着光学器件对电磁波的调控能力的强弱,也限制着最终可实现的光学功能的复杂程度。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光学器件能加载尽可能多的琼斯矩阵通道,以实现诸如偏振切换成像、光学加密、信息...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通知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于2023年7月3日(周一)-7月4日(周二)开展2023年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热烈欢迎有志于从事光学研究的同学们前来报名。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同学们了解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关注研究所官方网站https://ipoe.tongji.edu.cn/,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方向,与研究所的师生展开深入的交流活动。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始建于2002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接攻博) 章程暨选拔复试办法

一、 申请条件基本条件要求同《同济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接攻博)章程》。二、 申请材料1. 《同济大学接收推免免试研究生申请表》;(下载链接:https://yz.tongji.edu.cn/fujian3-tongjidaxuejieshoutuijianmianshiyanjiushengshenqingbiao.pdf)2. 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3. 外语能力水平证明(如: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雅思、托福、GMAT、GRE等);4. 本科阶段获奖证书、体现自身学术...

同济大学建校115周年系列活动公告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同济大学自1907年建校以来,历经建校初期艰难创业中的和衷共济、吴淞时期跻身国立中的自强不息、抗战时期六次迁校中的弦歌不辍、新中国成立初期布局调整中的重整旗鼓、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中的全面振兴,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中的卓越奋进。百十五载,同济大学从未因磨难而退却,从未因困境而止步,一代代同济人风雨同舟、百折不挠,积淀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核,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 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通知

为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优秀大学生对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了解,我院将开展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本次暑期学校拟择优招收150名左右学员。活动时间:2022年7月5日-7月7日活动方式:线上——会议、直播等方式01学院、学科简介同济大学物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践行“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宗旨,形成了“格物穷理、求实创新”的学科传统,培养了朱洪元、吴式枢、李同保、张耀明等一...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济大学校内赛的通知

1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2大赛目标与任务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

学术活动

查看更多
  • 【学术报告】田野:超强超短激光前沿物理与技术

    随着超强超短激光技术的发展进步,科研人员可以在前所未有的维度和视角审视物理世界,包括阿秒的时间尺度(1阿秒=10-18秒)和十拍瓦(1016W)量级的能量尺度,这些极限维度对粒子和辐射源带来了新的内涵与机理,小型化、低成本的粒子源与辐射光源不仅有望对粒子物理、核物理、光物理、材料物理等基础学科产生变革影响,而且将推动生物医疗、国防安全、工业检测等应用的快速发展。本次报告将综述介绍近几年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我们研究组基于超强超短激光对前沿科学的探索之旅,包括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与强场太赫兹(1THz=1012Hz)光源等新型相干辐射源方面的最新进展,SPP光源在探测、传感、信息处理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潜力,而场强超过1MV/cm的太赫兹光源则能够与物质声子、自旋等强耦合,对物态调控具有重要价值。辐射光源的性质与电子动力学密切相关,我将阐述指尖加速器即激光直接电子加速的原理和集成加速器的最新进展,并介绍阿秒尺度下电子发射与调制的原理,最后报告展示超强激光在实验室创造出极端物理现象,一起领略超强光场物理的奥义。

  • 【学术报告】朱季航:Correlated Phenomena in Magic 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Magic 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MATBG), a novel system that has emerged as a fertile ground for studying complex electronic behaviors, is constructed by stacking two graphene layers at an approximate twist angle of 1.1 degrees, MATBG exhibits a range of unexpected and fascinating properties.

  • 【学术报告】俞佳良:Precision spectroscopy: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Modern precision spectroscopy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from fundamental physics research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fields such as chemistry,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t paves the way to measure fundamental constants, study the behavior of atoms and molecules in extreme conditions, and develop highly accurate sensors and clocks.

  • 【学术报告】王俊: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

    本次报告综述了近几年来课题组在新型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效应及物理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黑磷等重要二维半导体的制备及非线性光学特性测试技术,研究了二维材料的宽带饱和吸收、双光子吸收及饱和、光学双稳态、非线性折射率色散及二次/高次谐波产生等效应,探究了二维材料中的激子暗态调控、半导体到半金属转变、相干声子动力学、表面态辅助的载流子弛豫动力学、俄歇复合、缺陷态调控工程,验证了高性能二维半导体在强激光防护光限幅器、超短脉冲激光锁模器、全光调制和光子晶体上的应用。

  • 【学术报告】张卉:Programmable Photonic Chips fo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Photonic neural networks is a revolutionary paradigm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photonics to accelerate the computational speed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neural networks to previously unimaginable levels.

  • 【学术报告】迟楠: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

    未来随着B5G/6G通信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据传输量将呈现激增态势,而6G容量预计将提升干倍,需拓展新型频谱载波资源(太赫兹、可见光、紫外和红外波段)。可见光通信(VLC)是一种400-800THz频率范围的高速通信技术,本报告将介绍可见光高速传输方面的进展,讨论近期的研究热点,包括新材料和设备,高级调制,水下可见光通信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处理,介绍6G中可见光通信的前景和挑战。

VR虚拟漫游研究所

Virtual Tour Research Institute

虚拟的三维空间,为体验者带来了视、听、触等方面的新体验,VR虚拟漫游也是由此衍生出的一种新的体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