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bin Cheng, Jinlong Zhang, Tao Ding, Zeyong Wei, et al.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3, 2(e80).
程鑫彬,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激光薄膜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主要从事微纳智能感知、强激光器件和纳米计量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nce Advance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等四十余篇文章。
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主要从事拓扑光子学研究。曾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photonics、Physical Review B等期刊上发表文章。
董思禹,男,2020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2020年6月进入同济大学物理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起担任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微纳光学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相关研究。入选中国科协“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主要从事微纳器件光场调控和光学操控与传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身份在Sci. Adv.、Light: Sci. Appl.、Nano Lett.、Laser Photonics Rev.等发表文章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研究成果入选“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排名1/7),入选封面或编辑精选4次。担任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委员,受邀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次,担任专题学术委员1次。
同济的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微结构的多维光场调控理论与功能器件的实验表征研究。提出了光子多维度调控的全新理念,开展了矢量光场调控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在Scinece Advance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Nanoscale等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相关工作获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担任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光学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青年项目,主要从事光流控光镊操控芯片的基础理论和生物应用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自然青年和面上项目、上海市面上和基础研究特区等项目,在Science Advances(X5)、Physical Review Letters(X5)、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X8)、Nature Communications(X6)、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2) 等知名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
主要从事人工微结构材料的光场调控机理、计算电磁学和光场仿真软件研究。发展了本征模式展开降维计算理论,将光栅、超表面、频率选择表面、光子晶体等周期结构的光场仿真计算效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发展了傅里叶空间/实空间混合计算的微纳器件光学系统仿真方法,突破了含微纳器件的混合尺度光学系统全波仿真计算瓶颈;提出了基于层间耦合的宽频带电磁透明方法,开展了型号应用研究。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他引2400余次,申请并获得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张惠淇,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科研助理,主要从事微纳光学与智能感知方向的科研项目相关事务。
毕业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微纳光学器件、X射线衍射元件及微纳加工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作何课题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在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Micromachines、Nan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多篇SCI文章。
2018级博士研究生
散射机理与测试表征
片上滤波微结构
2019级博士研究生
高效率超构表面逆向设计
超构表面设计和加工
2020级博士研究生
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及全息光栅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超构表面的设计,加工及应用
超表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片上
深度学习超表面逆设计及超表面数值仿真计算
高效率超构表面设计和加工
微波超表面的高效率异常反射
超表面设计和制备
光学超构表面设计、加工及应用
2022级博士研究生
片上光计算超表面设计与数值仿真计算
片上超表面设计与数值仿真计算
非线性超表面设计与数值仿真计算
光流控光镊操控
本方向具有近千核心CPU,15T内存仿真计算资源以及自主可控的高效率光场仿真工业基础软件,可满足微纳光学器件、宏微集成光学系统的快速仿真和设计;拥有6英寸甩胶机、8英寸高精度电子束光刻系统、低温反应离子刻蚀系统、原子层沉积等微纳光学器件制造核心设备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角分辨测试系统等测试平台,具备强大的微纳结构制造与表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