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创新文化

同物•物理碰撞丨在高端论坛对话顶尖学者,在科技盛宴触摸光子未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共赴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发布时间:2025-03-24 发布者: 来源: 浏览:30

接轨国际光电前沿脉动,锻造前瞻性科研视野。2025年3月11日至12日学院组织30余名本科生和40余名研究生前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观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及同期举办的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这场聚焦新技术、面向新未来的行业盛会,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光学科学的发展和光电技术的魅力,也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参加本科生合影

参加研究生合影

光博会展览:触摸产业脉搏

2025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以“躬耕不辍,智启新程”为主题,汇聚全球1400余家顶尖企业,展现激光智能制造、光学与光电子等领域的科技浪潮。

3月11日上午,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在光博会开幕式作题为《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的主旨报告,引发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开幕式报告现场

3月11日下午,30余名本科生率先走进场馆,开启了一场“看得见光”的科技课堂。对于初入物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这场参观犹如一堂沉浸式实践课,将课本中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跃动的光斑、灵巧的器械与触手可及的创新产品。学生们穿梭于展馆,目睹飞秒激光在发丝上雕刻微米纹路的精密,感受AR虚拟光路调试的前沿魅力,一种油然而生的学习热忱在年轻学子心中升腾。离开展馆时,许多学生紧攥展商资料,眼中跃动着对前沿研究的憧憬。


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对话学术前沿

3月11日-12日同期举办的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为学子们搭建起贯通学术与产业的国际舞台。会议通过专题报告与分论坛研讨,既深入剖析中国光电市场的创新动力与全球行业发展趋势,又将量子计算、超快激光等前沿领域化作可触达的科研图景。学生们聆听国内外院士剖析光电前沿难题,打开全球视野,激情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通过本次光博会与Light国际会议的实践研学,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不仅见证了光电科技最前沿的突破性成果,更深刻理解了学术探索与产业创新的共生共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为起点,将澎湃的激情转化为夯实专业根基、勇攀科技高峰的不懈动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参加学生活动感想

2024级本科生王海浪

来物理学院快半年了,大大小小的活动也参加了许多,这次光博会的展览让人印象深刻,有八九个展厅,好几百家与光电,激光等前沿领域相关的科技公司都汇聚一堂。我和舍友几个一起在里参观,还和一个与汽车加工的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天,现在我们才入学半年多,也许以后我们也会参与到这些工作里,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同样我们感谢物理学院提供给我们的一个窗口,让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世界的一角。

2024级本科生赵奕尧

参观完光博会,我有很多感悟。此前,激光技术于我而言,只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这次却具象成了强大生产力。看到激光切割精准地裁剪各种材料,切口平整光滑;激光打印以极快速度呈现精美图案,远超传统打印效率 ,我才真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这次观展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对所学专业充满期待,未来我要努力探索,用知识让这些先进技术创造更多可能。

2024级本科生张力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对本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光电信息专业到底要学习什么,以后又会从事什么行业?而通过本次参加慕尼黑上海光博会,让我真真正正地走进了光电专业。在光博会上,我直观地看到了现在光电行业的产品,从红外光相关到激光器,各种各样的镜头和显微镜方向的产品,还有在现场开展的研讨会,让人全面立体地了解现今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让学习不仅仅限制在书本的知识上,而是可接触的实体,在拓宽我们视野的同时,也在促进我们对未来职业和发展的规划。

2024级本科生赵心竹

作为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此次光博会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光学科技的蓬勃生机。展会上,从精密激光设备到前沿光纤通信技术,从AR/VR光显应用到新型光伏材料,每一处展台都像一扇窗口,让我直观触摸到课本理论在产业中的生动实践。企业研发人员对光学原理的灵活运用令我惊叹,例如全息投影的波动光学解构、半导体激光器的量子阱设计,这些案例让我意识到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关联。尤其在柔性光电材料展区,我看到了未来绿色能源与智能设备的无限可能。此行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让我对“应用物理”中“应用”二字的分量有了全新认知。

2024级本科生胡苑才

首先,我作为一名同济学子感到自豪,同济的身份牌广受认可,业内都对同济的光学大为赞扬。其次,看到了未来就业的方向,在会上看到好多应物,光电的学长,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自己。然后,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有了更具体的认知,金属镀膜材料,镀膜伞,音圈式电容传感器等术语不再停留在课本。最后,认知边界的拓展,见识了许多未曾设想的技术,比如阳光导入系统,颜色传感器在工业上的应用等等。总而言之,比想象中的收获大。

2024级本科生李济辰

作为一名大一光电专业学生,这次参观上海慕尼黑光博会,我深受震撼,也收获满满。在展馆中,我看到了激光切割设备高效运作,感受到其在工业加工领域的强大力量;各类棱镜、精密球面非球面镜等光学元件,其精细的工艺让我对光学的精密与奇妙有了更深认知。和企业人员交流后,我不仅了解到产品的原理和应用,更明晰了光电专业广阔的行业前景。这次观展,打开了我的视野,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光电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本科生陈衡庐

在本次上海慕尼黑光博会展会上,国内外先进科技企业齐聚一堂,向我们全面呈现了光电产业的产品内容。虽然大部分仪器技术我都不能完全理解,但蓝光3D扫描和自主定位测量仪器等技术让我印象深刻。蓝光3D扫描通过光学投影和图像采集技术将现实物体转化为三维模型,可用于工业设计、文物保护等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自主定位测量仪器则通过内置程序自动精准定位测量物体,避免了人为操作误差,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质量检测环节。这些技术展示了光电产业的创新与突破,让我对未来科技发展充满期待。

2024级本科生李佳津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光学的一些应用领域,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对光学方面的认识是十分表面的,激励了我认真学习光学知识,争取成为光学领域重要的人员。同时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对各种各样激光器的认识,抛光机认识,和一些精密的光学器件的认识,这大大丰富了我的认知。总之这次光博会让我收获满满,有一些界内人士的交流让我茅塞顿开。

2024级本科生蒲运楷

此次参加2025年上海慕尼黑光博会,我深刻感受到光电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产业变革。展会上,我看到了光学技术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巨大成果;而量子通信技术与集成光子芯片的展示,更让我对“光电融合”的未来充满期待。尤其在AI驱动的计算光学成像展区,看到生物医学检测与半导体分析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我切实体会到跨学科融合对技术落地的关键作用。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光电行业的精密化、智能化趋势有了直观认知,更激励我主动关注技术落地的实际场景。未来,我希望深入探索光电技术与智能算法的交叉应用,为实际工程问题贡献微薄之力。

2024级本科生曹家乐

很幸运能参观这次的光博会。光博会上展出了许多与光学和电学相关的行业前沿技术,它们在尖端领域做到极致,把技术做到行业领先;也有从生活中的小事情中获得了灵感,创新出新的技术。我尤其注意到一台高效扫描仪,能做到快速识别高速旋转的物体上的二维码。正是在这样丰富而精彩的展览会上,我才对光电这一领域的实际应用有了更贴近现实的了解。

2024级本科生王孝祖

这次参观光博会,我们深刻感受到光学的蓬勃生命力。非球面透镜、光学薄膜材料,全息动态成像等技术令人震撼,AI驱动的智能光学系统重新定义了工业检测与医疗影像的精度边界,也预示着消费电子的未来形态。展会折射出人类突破物理极限的创造力——光,正在成为重塑当今的世界。作为光学相关专业的我也看到了这个行业值得探索的无限深度,以后也会关注相关科技前沿发展,为自己积累经验。

2023级研究生关振伏

在2025年3月11日至12日,我参与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展会全方位地展示了激光智能制造、光学与光学制造等五大关键领域的尖端产品、创新技术和前沿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学生,我感到无比荣幸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光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并与光电制造行业的专家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我还有机会聆听了包括我院研究所王占山教授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论坛报告,这不仅让我得以一窥最新的科研成就,也让我深入理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此次参观集成光子及量子技术专区,我也认识到到量子光学在现代光通信行业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这对我的学习和研究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总的来说,这次光博会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并且对我的学术探索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启示和灵感。

2024级研究生张晨宇

本科的时候就听说了光博会,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参加,这次作为博士新生,终于来到了光博会的展会现场,让我深受震撼。我重点关注了集成光子与量子技术专区和激光器和光电子专区,了解了激光器、微纳加工、光通信等领域最新的器件。在展位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让我深刻体会到光子学“理论先行,应用紧随”的特点,基础研究的突破为光子器件的设计不断提供新的理论框架。这种理论与技术的交织,正是光子学领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在Light会议的报告,我了解了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领域计算和模拟的最新进展。这次展会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领域深耕的决心。

2024级研究生樊俊名

参与本次光博会,让我对光电子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有了全新认知。展会上,智能光学设备等尖端成果令人瞩目,尤其是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和光学传感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现了光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潜力。此外,会场中的激光量子会议也有众多前沿领域,大佬们先后上台分享,不同主题讲座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带给我全新的思考,拓宽了研究的方向。这次光博会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2024级研究生沈霁

作为同济大学光学方向的博士新生,我有幸参观了2025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这场亚洲顶级光电盛会以"躬耕不辍,智启新程"为主题,全景式呈现了光子技术的创新图谱。在大族激光展台,“蓝飓”红蓝一体激光器以其超高功率与双高亮度吸引了众多关注,展现了激光技术在医疗器械和汽车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高端光学制造前沿技术论坛中,关于超表面器件的晶圆级制备讨论,为我打开了微纳光子学产业化的新视窗。

作为科研新人,我深刻体会到光电技术"顶天立地"的双重价值:在基础研究层面,量子纠缠光源的实验室突破正在重塑信息科学范式;在应用端,激光雷达的固态化创新已悄然推动智能驾驶的产业化进程。这种传承与突破的张力,正是科技创新的永恒动力。这场科学与工程的双重盛宴,不仅校准了我的学术罗盘,更将激励我在光子轨道角动量调控研究中,探索属于中国科研人的星辰大海。

——转载自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